•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金主加持!全球人造肉第一股今年涨超五成 A股追随者进展几何?

东方头条 2020-06-28 16:48:24 财经

《科创板日报》(上海,研究员 何律衡)讯,美东时间周二(1月14日),“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在美股上演跌宕剧情——

跳空高开9%,开盘后半小时内涨幅扩大至18%以上,股价一度触及135.19美元,创2019年10月11日以来盘中新高,最终收涨2.37%,收创2019年10月17日以来新高,2020年以来9个交易日累计大涨将近55%。

此番破竹之势始于上周来自竞争对手和金主的两则消息:7日,Impossible Foods表示,因“产能问题”中止了与麦当劳的合作谈判;8日,麦当劳宣布与Beyond Meat扩大合作,将加拿大人造肉汉堡的试点门店从28家扩大至52家,并将试点周期继续延长三个月。

在14日开盘前,公司执行董事长Seth Goldman在2020年年度零售展会上表示,希望今年打入中国内地市场,同样被认为推动了公司股票盘前水涨船高。

而回顾去年Beyond Meat美股上市以来的发展走势,公司股票当天“高台跳水”后又峰回路转的剧情,似曾相识。

“人造肉第一股”出道即巅峰?

2019年5月2日,Beyond Meat携“人造肉第一股”的光环登陆纳斯达克,一举创造全年上市神话。上市首日大涨 163%,并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在一个月后的第一份季度财报公布后,股价更是冲上186.43美元,较25美元的IPO价格大涨近7倍。

再看其董事会阵容,领导甲骨文上市的 Raymond J. Lane、可口可乐公司现任 CFO Kathy N. Waller、麦当劳前 CEO Donald Thompson、比尔·盖茨……金光闪耀的董事会名单,令人对公司以及人造肉的前景倍感期待。

然而,随后的剧情令人大跌眼镜,到去年年底,股票持续暴跌。为挽救颓势,Beyond Meat宣布进行发行新股,恰逢10月底IPO禁售期到期,股票再次跌至每股100美元以下。

去年10月,Beyond Meat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仅为9200万美元,虽继续加剧股票颓势,但也有不少投资者注意到,这是该公司首次报告GAAP实现了盈利。

A股公司加入战场

在Beyond Meat抢占头条的同时,人造肉的旋风也吹向了A股市场。

就在Beyond Meat股价再创新高的前一天,国内首款人造肉零食问世。A股上市公司好想你旗下子公司百草味宣布,上市人造肉零食一代产品——新“肉”时代烟熏小片肠,这也是国内首款低温工艺即可食用的人造肉产品。

截至目前,A股人造肉相关概念股公司数目已超30余家,多家上市公司已公开表态称已入局:

金字火腿宣布,公司的植物肉(人造肉)产品经过长时间准备,产品标准已经完成备案,生产许可已经通过审查,现已开始生产,目前在金字火腿天猫旗舰店预售。受此影响,该公司股价在6个交易日内5次涨停,公司市值飙升23亿;

三只松鼠表示,市场上的人造肉分为两种,第一种人造肉又称大豆蛋白肉,采用大豆拉丝蛋白制成食品,公司的素肉干、素牛肉粒等就属于该范畴。

东宝生物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已设立“人造肉产品研究开发室”,开展以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的“人造肉”产品研究与开发;

同样表态的海欣食品、安井食品、华宝股份等公司。

2020年1月3日,在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守伟日前透露,我国“人造植物肉”国标制定已从2019年启动,2020年将正式立项。

受多方消息影响,1月6日,A股概念股板块爆发,24只概念股强势上涨。丰乐种业、登海种业、大北农、金字火腿收涨超9.9%;1月8日,在人造肉板块中,大北农则再次触发涨停。

3000亿元市场待开发 中国人更爱“真肉”

根据三方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此前发布的市场调研报告,全球肉类替代品市场将稳步增长,将从2018年估计的46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6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6.8%;其中亚太地区增速最快,预计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 8%以上。

中国银河证券预计,人造肉的市场份额每增加1%,将为美国带来27亿美元销售额,以及为中国带来人民币120亿元销售额。

不过,多家机构均认为,与海外人造肉市场发展态势相比,中国市场或将呈现更加明显的“倾向性”。

据了解,主流的人造肉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由动物细胞培养的“真肉”,另一种是植物蛋白合成和改造而来的“仿肉”。Beyond Meat以及其主要竞争对手Impossible Foods生产的人造肉即属于后种类型,价格为12至16美元/磅,前者则因过于昂贵的价格至今没能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然而,鉴于中西方饮食习惯的差异,汉堡式的“仿肉”更难以代替中餐中即可Q弹又可紧致、条纹清楚口感真实的动物食材。因而与西方消费者相比,动物细胞培养的“真肉”,则更有可能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

机构认为,只有等到细胞培养真肉可以以合理的成本大规模量产之后,人造肉才将迎来真正的爆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