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一家伟大公司的从0到1,我看到了互联网的历史 | 荐书

东方头条 2019-09-30 00:06:16 科技

题图:来自网络

这世界是开放自由的,所有一切仍有待于将来,而且永远如此。——巴赫金

最近在做一些从0到1的事情,找了很多从0到1的公司历史来看,重新翻看《腾讯传》,发现整个腾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互联网发展史,也是一部我国近20年的经济发展史。摘了一些腾讯初期的困境和转折点的小故事,共勉。

插图:夜晚的国贸

1

我们的服务器和美国的服务器

现在的互联网从业者,除了研发运维岗位,在入职公司后,对服务器是完全陌生的,一切都是现成的,但初期的腾讯,曾经因为服务器的问题,吃尽了苦头。

首先是,服务器很贵。

那时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没办法和美国同行比,主要是服务器上的差别。美国的服务器很便宜,人工很贵,程序员做架构时不太考虑服务器优化,容量不够就买服务器,非常简单粗暴。

但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是反过来的,服务器很贵,程序员会把大量精力专注于服务器优化。这是一条完全摸黑的路,业界没有经验可借鉴,程序员只能凭着聪明的大脑来解决服务器跟不上业务量的问题,形成了中国互联网特有的核心能力——把一台服务器用到极致。

腾讯就是这么做的。OICQ起量很快,用户量基本是指数级的增长,当时公司的大部分钱,都用来采买服务器,甚至一度要把公司拖到现金流断裂。

腾讯当时形容OICQ是「饿死鬼投胎的小精灵」,团队成员为了养活这只小精灵,到处接私活、做项目、打零工,把赚来的钱都喂给了OICQ。

2

早期的互联网,没有数据加密

互联网用户隐私保护和数据加密,现在已经是业界的标配,做得比较到位。在看腾讯历史时发现,早期的互联网,真是用户数据满天飞,还都是明文的。如果黑客想要窃取用户数据,非常简单。

我猜,当时的黑客之所以不这么做,也是因为并不知道窃取了这些用户数据有什么用,无利可图。直到互联网摸索出了变现能力,并且实现了大规模盈利,黑客和黑产才大规模出现。

在早期腾讯流传过这样一个笑话:在最初的一年多里,腾讯并没有考虑到安全问题,OICQ的通信协议是不加密的,协议脆弱,明码传输,如果有黑客要捣乱,可以任意地调取用户的资料。后来,马化腾发现这是个问题,便命程序员黄业均开发加密软件。两个多星期过去了,马化腾想看看程序写到哪个阶段了,于是跑去找黄业均。黄业均正好出去打球了,不在座位上,桌子上倒扣着一本名叫《加密原理》的书籍。马化腾拿起书,翻过来一看,不禁大惊失色——黄业均正在读第一章第一节,标题是“什么是加密”。

早期的创业者,都是边学边干,走着走着,发现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啊。

3

没有线上支付,怎么实现每个用户赚1块钱

2000年的腾讯,注册用户量马上就要破1亿。这流量,放在现在的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CEO是做梦都要笑醒的。

关于流量的生意,互联网也是从0到1开始学习。这是最简单的数学题:中国13亿人,如果每人给我1块钱,我就是亿万富翁。

当时腾讯就是有1亿的流量,但是却没有办法解决一个问题:在未来各种丰富的商业模式没有出来,甚至用户没有办法进行支付之前,他怎么从1个用户身上赚到1块钱。

腾讯当时靠着和移动梦网合作,实现了通过「移动QQ」给用户以短信方式发送QQ消息,然后靠着85%的短信收入分润,实现了盈利。

这里有一组非常可怕的数据:

2001年,中国移动的短信发送量暴增16倍,达159亿条2002年更增至793亿条,中国的短信量占到了全球短信量的1/3。

这是非常巨大的流量红利,而腾讯刚好赶上了,借着移动梦网和短信的流量红利,在增值服务出现之前赚到了让公司继续走到上市的钱。

另外一家赶上这个红利的公司是网易,移动梦网也帮助网易走出了亏损。

4

腾讯的两次好运气

腾讯的第一笔风险投资,来自IDG和盈科,而当时如果IDG不愿意冒险,盈科不投资,腾讯就有可能死于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的行业危机里。

腾讯再次出现资金危机时,IDG和盈科无法继续投资,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神秘的美国人,是南非MIH中国业务部的副总裁,继续投资了腾讯。

而这位副总裁投资腾讯,是因为他在中国城市逛网吧时,发现所有网吧桌面上都挂着OICQ的程序,而且很多公司经理的名片上,都印着自己的OICQ号,他觉得这是一家伟大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