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我科学家发现昆虫取食恐龙羽毛至少起源于一亿年前

东方头条 2020-03-23 18:21:51 科技

本报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晋浩天、张蕾) 首都师范大学任东教授研究团队11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白垩纪中期琥珀中取食恐龙羽毛的新昆虫》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分析1000余块包裹在琥珀中的羽毛标本,找到已知最早的取食恐龙羽毛的一类外寄生昆虫,通过深入分析其结构特征,提出昆虫取食羽毛行为至少起源于白垩纪的中期(距今0.99亿年前),填补了食毛类昆虫早期起源和演化空白,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报道的最古老食毛类昆虫。

据介绍,专性的外寄生性昆虫生活在寄主(脊椎动物)表皮上,以取食宿主的血液或者皮肤衍生物为生。现生的外寄生性昆虫主要分布于两大类昆虫:跳蚤和虱子。该论文第一作者、首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高太平等人曾对跳蚤早期起源做过深入研究,表明吸血的蚤类昆虫起源于侏罗纪中期,最早的宿主可能是有羽恐龙或者翼龙。之后在白垩纪早期,随着哺乳动物的繁盛,跳蚤开始选择哺乳动物作为宿主。而虱子寄生在毛发中,以毛发和皮屑为生,使得宿主奇痒无比,不仅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而且对家养宠物、喂养牲畜都造成很大的危害。然而有关食毛类昆虫的起源时间和早期演化,一直都找不到相关的化石证据。

高太平等人在1000余块包裹羽毛的琥珀标本中发现其中的两块琥珀(距今0.99亿年),有9只体型小于0.2mm的昆虫附着在羽毛周边,而其中几只利用足和触角紧紧抓在羽毛上。高太平介绍,基于这些昆虫独特的外形特征,他们建立了一个新的昆虫类群——中生食毛虫科。中生食毛虫有着头、胸、腹近于等宽的身体,咀嚼式口器,小眼睛,短短的触角顶端有着三根长刺,足短小,足上具一只小爪、两根长刺,这些都是协助其抓住宿主的结构。琥珀中羽毛的羽小枝出现断裂,在羽枝间靠近羽茎的位置形成破碎的空洞,显示其是中生食毛虫幼虫咬食之后的结果。深入分析两种羽毛的差异,发现这些羽毛来自不同恐龙,说明中生食毛虫对宿主的专一性并不强。这项研究成果表明,食毛类寄生昆虫伴随着有羽恐龙和鸟类繁盛出现,白垩纪中期的中生食毛虫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首师大交叉科学研究院和生命科学学院为论文的第一单位,高太平为论文的第一作者,任东和高太平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