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遏制“炒鞋”乱象亟需监管“亮剑”

东方头条 2019-10-26 12:29:49 新闻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日前下发了一份以《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为主题的金融简报,其中明确提出,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提醒各机构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其实防范此类风险。(10月19日《证券时报》)

近半年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个现象,似乎什么商品都可以拿来炒作,其中尤以“炒鞋”为最盛。一双五六百、一千多元的球鞋,在某些平台“抢购”后,几经转手竟可以卖到几万元,一下子翻了几十倍的价钱。从惊人的涨幅上,可以想象“炒鞋”的疯狂。

据媒体报道,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以公司形式运作的“炒鞋”集团,他们有的雇佣专业的买手,有的则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刷单”,更有平台根据过去24小时的交易额,编制出“炒鞋”三大指数:AJ指数、耐克指数和阿迪达斯指数。许多潮牌球鞋行情的炒作价格,已经事实上偏离了球鞋价值属性,同时也因为杠杆资金入场,积累了巨大的风险。

如央行上海分行在金融简报中提到的,“炒鞋”交易呈现证券化趋势,日交易量巨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为炒鞋平台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杠杆资金入场助长了金融风险;操作黑箱化,平台一旦“跑路”,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更值得警惕的是,随着行情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创建提供炒币的“证券交易平台”,币圈的交易量逐步放大,这种背景意味着,“炒鞋”行情若不加以监管,未来或有更多的机构将以电商创业、互联网创业名义开办球鞋转售平台,但实际上提供类证券的交易。如此任由发展下去,势必衍生出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

“鞋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炒的。”面对种种乱象,相关部门应及时“亮剑”,加强严格监管和积极引导,让球鞋市场回归理性。一方面,要督促各义务机构对“炒鞋”背后潜在的金融风险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防止“炒鞋”乱象事态蔓延;另一方面,要对其中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依法从严打击。同时,加强消费及投资警示,以防范不明真相者被“炒”所伤。而品牌商也需出台措施,规避“炒鞋”行为给市场带来干扰。

对于消费者而言,也应清醒地看到“炒鞋”的风险,譬如很多以假乱真的高仿鞋流入市场,普通消费者难辨真假;有些平台推出的“云炒鞋”,不过就是炒一个“归属权”。所以,亟需打消通过“炒鞋”一夜暴富的幻想,做到科学消费、理性消费,谨防入场;同时对市场中的消费陷阱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权,这也有助于消弭当下的“炒鞋”热潮。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