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最严新规来了 高空抛物后果很严重 附维权宝典-区域频道-东方网

东方头条 2019-11-26 10:42:41 新闻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规定,对于故意高空抛物的,根据具体情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特定情形要从重处罚。

高空抛物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根据专业实验测算,一枚重30克的鸡蛋从18楼抛下,能砸破人的头骨;而从25楼抛下,冲击力足以致人死亡。

如何有效预防高空抛物悲剧发生?

高空坠物主要有3个来源:一是建筑物外墙以及广告牌、灯箱等;二是高层居民的随手丢弃物;三是阳台放置物。

■关注警示牌通告:一般经常坠物的路段常贴有警示牌等标志,注意查看绕行(千万不要靠近施工现场!)

■尽量走内街:如果行走在高层建筑路段,尽量走有防护内街的,可增一分安全保障。

■刮风下雨更要注意:刮大风和暴雨天气,是坠物的高峰期,走在路上更要小心观察。

一旦不幸“中招”

第一时间拨打110及120

发生高空抛物,受害人及受害人家属第一时间拨打110及120电话,由公安机关进行拍照、现场勘查,固定高空抛物事件发生的地点、抛下的具体物品等,为后续无论刑事侦查还是民事赔偿固定证据。

经120急救,前往医院进行治疗,保存好相关的——

医药费单据

辅助器具费(例如拐杖、支架等)票据

病历卡

出院小结等

用以后期证明受害人因本次事故造成的损失。

案件先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

公安机关认为构成犯罪可以继续侦查的,由刑事处理;

公安机关无法继续侦查的,由公安机关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后,受害人或受害人家属再提起民事诉讼。

高空抛物的责任主体如何认定?

坠落物≠抛掷物

建筑物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人民法院应当适用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依法判决其承担侵权责任;有其他责任人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向其他责任人主张追偿权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尽量查明直接侵权人,并依法判决其承担侵权责任。

高空物坠落物业有责吗?

《意见》指出,物业服务企业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相关行业规范确定的维修、养护、管理和维护义务,造成建筑物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致使他人损害的,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其承担侵权责任。

有其他责任人的,物业服务企业承担责任后,向其他责任人行使追偿权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物业服务企业隐匿、销毁、篡改或者拒不向人民法院提供相应证据,导致案件事实难以认定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

找不到侵权人如何获补偿?

《意见》指出,在受理此类案件时,要向当事人释明尽量提供具体明确的侵权人,尽量限缩“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范围——

■对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依法予以免责。

■对侵权人不明又不能依法追加其他责任人的,引导当事人通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化解矛盾、补偿损失。

因侵害人确定难,高空抛物坠物案件受害人往往得不到及时补偿。

《意见》要求,明确运用诉讼费缓减免和司法救助制度,依法及时对经济上确有困难的高空抛物、坠物案件受害人给予救济。

通过案件裁判、规则指引积极引导当事人参加社会保险转移风险、分担损失。

支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探索建立高空抛物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或者进行试点工作,对受害人损害进行合理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