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有路必有车,有车必有邓州校油泵!

东方头条 2019-11-27 17:25:28 新闻

“九州大地上,车流涌动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咱们邓州人从事校油泵”。

改革开放四十年,邓州老少三代从事校油泵的员工少说也已经超过了十万人。“十万大军出穰原”,已成为影响全国的一大产业,更是助推邓州经济社会事业的有形力量。

11月23日,我市邓州文学文艺界组织到赵集镇采风。

此次采风活动,目的为更好推动乡村振兴,唤醒农民文化自信,激发农民创业热情,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同时也为了打造校油泵人的“精神家园”,进一步宣扬提升“中国校油泵之乡“影响力,助推校油泵产业的转型升级,挖掘邓州“校油泵人”的精神内涵。

采风团一行,先后来到赵集镇雷锋广场、养老中心、规划中的赵集校油泵市场等地,详细了解美丽赵集的发展现状、校油泵的历史渊源。

每到一处,作家、艺术家们都仔细询问、了解相关背景及典故,深入挖掘该镇的人文历史的内涵,为文学创作积累素材。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原市总工会主席陈祖胜动情的为大家介绍了赵集镇校油泵的渊源、在外的产业规模以及未来的蓝图和设想。校油泵企业家、乡镇领导、村支书、文学艺术家们一起畅谈。

企业家们纷纷表示都非常愿意回乡创业,发展好邓州的校油泵产业,能够在家乡的这片热土上,实现心中的梦想,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和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艺界的老师们纷纷表示,赵集镇的人文、历史等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激发了自己的创作热情,还要深入到赵集镇多走走、多看看,写出好作品,把赵集镇校油泵产业生机勃勃的发展面貌展现给大家。

邓州文联、邓州作家协会、邓州诗词学会、邓州朗读者协会、邓州老年大学、邓州校油泵工会联合会、邓州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邓州南阳油泵商会等社会团体参加此次活动,本次采风活动还邀请了邓州知名的校油泵企业家参与座谈,同时也得到了赵集镇政府的大力支持。

据了解,此次采风还将举办“原动力杯”文学作品大赛,作品内容是校油泵行业及校油泵人有关,充分展示邓州校油泵人的时代形象光彩,挖掘出这个群体特有的精神内涵,产生社会带动作用。获奖作品择优在《清廉中国网》、人民日报市场网络版《新时代新闻》、《中国交通在线河南频道》、《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及《今日邓州》、《春风堂诗词》等媒体上刊发。

截止目前,两天时间,成果丰硕。文学艺术家们在微信交流群内,已创作发表以校油泵为主题的作品数十篇。

邓州校油泵遍布全国

校油泵曾成为邓州的产业 出现众多校油泵村

据了解,南阳地区在外从事校油泵的据说约有10万人之多,而这10万人的校油泵大军中大部分又都是邓州人。具体到邓州赵集镇、十林镇等几个镇比较多。以至于南至海南,北到黑龙江,西上青藏高原,东去沿海珠三角,只要有汽车跑的地方,就有邓州人校油泵!

这在邓州逐渐形成了一种特色产业,据相关资料记载,十林镇操场村,全村2500余人中,出门校油泵的就有1500余人;朱营村300户人家,家家都有外出打工的,70%在外地干校油泵;再例如赵集镇穆王村从事校油泵人员达1450人,校验台总数635台,遍布全国各个省市以及周边的缅甸等国家,被誉为南阳地区校油泵第一村。

亲帮亲,邻比邻 校油泵大军散布全国

邓州的校油泵人带着自己的亲戚邻居走南闯北的打拼创业,师傅带会了徒弟,徒弟再自立店面,靠自己的这门手艺发家致富。这样的成功致富案例传回了村子,又带动这一大批的人源源不断的投身到校油泵大军里。

在当年的村里的情况是:“亲帮亲,邻比邻,老子带着儿子往前拼。”当时会校油泵的人少,“亲帮亲”就是亲戚教亲戚,像表叔带表侄、舅舅带外甥等多的是。所谓“邻比邻”,就是邻居看着邻居有人走出去校油泵了,于是在家里待不住,比着跑出去学校油泵,甚至自己不会校,也要开店聘请师傅来校。就这样的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邓州校油泵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走向了国外。

截止2019年,我市依托校油泵行业已开展了四届汽车及零部件会展,吸引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前来参展。2019年第四届中国·邓州汽车及零部件会展参展企业屡创新高,参展企业265家,展位达到308个。

据了解,邓州第五届汽车及零部件会展也正在紧张筹划中,预祝活动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