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光盘行动”的推广,吃不完就打包已成为很多市民的良好习惯。不过,近日,记者探访发现,实际生活中,不同的饭局打包率也不一样,“看面儿”打包现象在消费者中还普遍存在。 市民王先生正在打包。 11月27日上午,在向阳路路西的一家饭店,记者就打包问题采访了在此消费的王先生。据了解,王先生是一名业务员,他是带着自己的孩子来这里吃水饺和炒菜。 “我自己吃饭吃不完肯定会打包的,今天我给孩子点菜就点多了,等会儿得要几个袋子把剩下的饭菜带走。”王先生告诉记者,平时只要是自己或和家人一起在外吃饭,吃不完的菜他都会主动打包。不过,如果是请朋友吃饭,他一般不会打包,除非剩的饭菜很多。如果是非常正式的饭局,比如请客户吃饭商谈业务等,他是不会打包的,因为这样做他觉得有点“丢面儿”。采访中记者发现,和王先生有类似做法的市民还有很多。 “我平时有打包的习惯,但如果是和对方第一次吃饭,总感觉打包不好意思。”张女士在城区某保险公司工作,她告诉记者,生活中经常有一些饭局彼此之间都不太熟,有的甚至是第一次碰面,所以这时候她一般不会打包,“如果剩的菜很多,我会在结账时告诉服务员打包一下,送完客人我再来取”。 对于市民的上述做法,记者在一些饭店也得到了印证。聊堂路一家饭店老板告诉记者,较正式的饭局,打包的少,因为怕“丢面儿”。 此外,也有市民表示,除了家庭聚餐,平时打包与否主要是看饭菜卫生情况,“如果动筷较少,保留比较完整就打包带走,否则就不会”。 全媒体记者 张承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