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广西靖西5.2级地震烈度图》公布 地震灾区最高烈度Ⅵ度

东方头条 2019-11-28 14:58:31 新闻

《广西靖西5.2级地震烈度图》(广西地震局供图)

人民网南宁11月27日电 (伍迁)11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在南宁举行广西靖西5.2级地震烈度新闻发布会。广西地震局局长张勤,广西应急管理厅副厅长玉新年,广西工程防震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李细光介绍此次地震的有关情况。截至27日11时,本次地震因灾死亡1人,受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498.1万元。

11月25日09时18分,广西百色市靖西市(北纬22.89°,东经106.65°)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自治区和百色市迅速启动四级地震应急响应,相关单位赶赴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自治区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广西地震局与广西应急管理厅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全员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广西应急管理厅立即派出1名副厅长和自然灾害处等相关处室组成的工作组奔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广西地震局派出由一名副局长带队共34人的现场工作队第一时间奔赴震区,组成综合协调、灾害调查、地震监测、宣传报道和应急保障5个工作组展开应急处置工作,架设4个流动台进行加密观测。同时,指导市县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开展应急处置,维护社会稳定。广西消防救援总队组织百色、崇左支队2支重型队、3支轻型队共28辆消防车、155名指战员、3头搜救犬立即赶赴百色靖西市湖润镇华利村、崇左大新下雷镇大新锰矿矿区震中开展救援工作。

截至11月26日12时,广西地震局共完成覆盖整个震区56个抽样点的现场调查。结合震中定位、近场强震记录、震源机制、余震空间分布、地震构造等科学手段与数据,全面完成本次地震的烈度调查与评定工作,并形成《广西靖西5.2级地震烈度图》,由自治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正式向社会公布。

此次地震灾区最高烈度为Ⅵ度(6度),宏观震中位于靖西市湖润镇,处于中国和越南边境地区,越南境内无调查资料,地震烈度图形状不完整;中国境内地震烈度图东西长19千米,南北长8千米,面积为118平方千米,共造成广西4个乡镇受灾。Ⅵ度(6度)区主要涉及百色市靖西市湖润镇和岳圩镇,崇左市大新县下雷镇和硕龙镇。

据悉,此次地震与10月12日广西北流5.2级地震震级相同,但是地震灾害相对较大,主要原因:一是此次靖西震区岩性主要为泥盆系灰岩,风化土层较薄,地震波传播速度比北流震区厚层风化土层地区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快,P波衰减慢,震害相对较重。二是靖西震区多为喀斯特峰丛—峰林地貌,地形相对高差较大,地震引发的多处山石滚落对周围人员、房屋、车辆、道路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北流震区为低山丘陵地貌区,地形相对高差较小,地震未引发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三是在广西岩溶地区地震多具有“小震级,高烈度”的特点,靖西震区岩溶发育,常见地下岩溶通道,岩溶洞穴对地震波具有放大作用,震害相对较重,而北流震区不属于岩溶地区。四是靖西震区房屋普遍建在溶蚀洼地浅覆盖区或基岩上,地震波被吸收的能力相对较弱,而北流5.2级地震所在的桂东南地区土层较厚,对地震波有一定的吸收缓冲作用。

下一步,按照《共同加强新时代广西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广西继续深化部门合作,强化资源共享,将开展以下五个方面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强化防震减灾科普阵地建设,建设集科研、教学、培训、参观、体验、创作于一体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加强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创作,丰富科普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有效提高科普作品供给能力。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新媒体平台建设,继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互联网+”,加强新媒体科普资源创作与开发。做好重点时段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重要时段,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继续加强部门合作,加强应急、教育、科技、科协、地震等部门合作,在科普平台共建、科普资源共享、政策研究制定、作品创作宣传、师资教育培训、活动组织开展等方面密切合作,提升面对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合力。(完)

(责编:伍迁、陈露露)

截至11月26日12时,广西地震局共完成覆盖整个震区56个抽样点的现场调查。结合震中定位、近场强震记录、震源机制、余震空间分布、地震构造等科学手段与数据,全面完成本次地震的烈度调查与评定工作,并形成《广西靖西5.2级地震烈度图》,由自治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正式向社会公布。

(责编:伍迁、陈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