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哥,我又来看你啦!”立冬已过,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起来。担心一直卧床在家的盛献平需要帮助,九峰职业学校团委书记张家惠趁着空闲时间,赶紧跑到他家里去看看情况。 “谢谢谢谢,一切都好,你们不用担心。”盛献平躺在床上,努力地抬起头,一边道着感谢,一边热情地呼唤着自己的母亲泡杯热水,“这些年,多亏了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的关心和帮助。” 一场意外斩断了他的梦想 时间的年轮倒回到三十六年前,1978年,盛献平从九峰农中(九峰职业学校前身)毕业,毕业后,盛献平应征入伍,被分配到浙江丽水军分区司令部。成了电报员,4年后意气风发的盛献平退了伍,回到老家后准备大干一场,多赚点钱孝敬父母。 1983年底盛献平会到老家,隔年年初便向当地农村信用社贷款1250元,购入一辆小型拖拉机。“3月份拖拉机到手后,我运起了毛竹,从山区拉出来,开30公里到市区,为了多赚一点,每趟我都会装个三四千斤毛竹。”盛献平回忆道,“只要勤快点,日子总会过得红火。” 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谁也没有办法确定。就在盛献平心怀期待地憧憬着未来时,意外就降临在他的身上了。那年7月7日,盛献平向往常一样开着装有毛竹拖拉机返程,在一个下坡处,车上没有固定好的毛竹突然散架,“哗哗哗……”一下子,毛竹全部往下滚,来不及躲避的他就被压在了毛竹下面。“那一瞬间,我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盛献平的眼眶红了,嘴角微微颤抖着, “脊椎剧痛了一阵后,下半身很快就没了知觉,身边的没有人敢动我,后面来了一辆公交车,把我送到医院……”当时情况严重,在医生的建议下,盛献平进行了高位截瘫。 大好的年华,本应该去拼去闯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盛献平却只能躺在床上度日如年,就连吃饭、上厕所等日常行动都要母亲帮忙,这一场意外,让他的人生彻底跌到了谷底。 初心不变,一任接着一任爱心接力 1992年,九峰职校的第一任团委书记张雪亮,了解盛献平的情况后,九峰职业学校便和盛献平结成了帮扶对子,经常组织团员学生帮助他,捐款捐物,干采茶、割稻等各种农活,打扫卫生,表演节目,慰问聊天等。这一帮就帮到了现在。27年来,团委书记与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他们的爱心,代代相传,一直在延续。 张家惠告诉记者,学校每任新旧团委书记交接工作时,关心帮扶盛献平一家就是一个必要的内容。每任团委书记对这事都很上心,组织学生定期看望,帮助盛献平一家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盛献平父亲在世时,家里还有几亩田,每当收割水稻、小麦、油菜,播种黄豆,采茶叶时,老师就带着学生们当助手干农活。盛献平家离九峰职校不远,就在校园围墙外,走过去大概需要10多分钟。学生们上午去,中午回来吃饭,吃完饭又去,直到晚上。 现在学校团委一般保持一个学期至少去一次的频率,过年前一次,放暑假前一次,帮助盛献平的母亲大扫除。逢年过节,也会买些水果去看望他,陪他聊聊天。有时候打扫卫生时,学生们还会主动把整个村子打扫一遍。2000年盛献平父亲摔倒,膝盖粉碎性骨折,学校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捐款。每年给他订一份《金华日报》。2014年,部队的老战友给他装修了房间,买了电视机、空调。在此之前,九峰职校订的《金华日报》是他唯一的精神食粮,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 “其实,老师和同学们给我最多的是精神上的,这些年来,多亏了他们,他们的爱心和年轻的状态鼓舞着我,让我知道一直有人惦记我,关心我,重拾起对生活充满信心。”盛献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