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2021三下乡】学陶师陶,教人求真

东方头条 2021-07-15 18:24:57 新闻

——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合川历史文化调研团队”致敬陶行知先生

通讯员:张敏(文)张敏 胡丽屏 高峰(图)

       “但开君子花,流芳千百年。”这是陶行知先生给学生的寄语,更是他先进教育理念的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合川历史文化调研团队于7月14日来到合川陶行知文化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并举行一场致敬陶行知先生的仪式,表达调研队全体成员对陶行知先生最崇高的敬意。

陶行知纪念馆.JPG

陶行知纪念馆

       活动伊始,在草街街道办事处民政办工作人员的协调、配合下,陶行知纪念馆(陶馆)派出优秀的讲解员,为调研队全体成员详细地介绍了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国内外评价等内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毕生的追求,也成为了后来千千万万的教师无怨无悔的动力。陶行知先生的事迹是一本生动鲜活的教材,长江师范学院的志愿者们作为未来中小学政治教师的后备力量,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事业和教育理念再次进行深入细致地学习,有利于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砥砺前行。

讲解员向调研队介绍陶行知.JPG

讲解员向调研队介绍陶行知

       参观学习结束后,调研队全体成员在展览大厅陶行知的雕像前集合,进行了庄严而隆重的致敬仪式——朗诵短文“致敬陶行知先生”(全文附后),该朗诵活动由调研队成员付青领颂,全体成员合颂,表达对先生无限的敬仰和践行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坚定决心。

调研队致敬陶行知.JPG

调研队致敬陶行知

       通过此次的参观学习,调研队全体成员感悟到陶行知先生的伟大,也更加坚定自己从事教育事业,尤其是作为基层教师的的决心和信心。调研队将通过此次活动传播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赓续红色文化。致敬陶行知先生,不仅是为了铭刻教育情怀的精神坐标,更是对时代精神的呼唤和传承。我们将用实际行动向先生致敬,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合川历史文化调研团队”致敬陶行知先生——

致敬陶行知先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毕生的信念和追求,也成为了后来千千万万的教师无怨无悔的不竭动力。他开创了中国平民教育的先河,堪称平民教育第一人。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短暂人生虽仅五十五载,却赢得了“万世师表”的美誉。他就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今天,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三下乡”合川历史文化调研队来了,我们带着全校两万余师生对先生无限的敬仰,带着师范生对先生教育理念的高度认同,也带着追寻先生教育文化遗产,践行新时代教育实践的坚定决心,在此向先生致敬。我们认为:

       行是知之始,以“做”为逻辑起点的初衷,是陶行知一生最可贵的坚持,也是各种创造、生化、淬炼的基础。我们坚持“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脚下出发,从现在出发,力求“行真”。

       知是行之成,“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当代青年应向上而求索,向下而寻索。哪怕是只身棹一片孤舟,着一身蓑笠,逆水行舟;哪怕是使汗流如注,颗颗粒粒汇入禾下泥土,只要青年心中有担当、有梦想,方能获得皎洁月光、收获心中的纯白江雪。我们走街串巷,深入基层,真真切切去感受合川的历史文化古韵,做到“做真”。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教育传统,从“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孔子,到“尚自然,展个性”“五育并举”的蔡元培,再到如今“她们过得比我好就足够了”的张桂梅,一代代教育工作者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事业。我们追随先贤今人的教育理念,不断“学真”。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长师莘莘学子将秉承先生之风,坚持做到知行合一,践履笃行,争做新时代新教师接棒人。

       合:行知先生,中国教育事业的盛世景况,如您所愿!

       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未来的青年教师,请您检阅!

       行知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