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赵云有勇有谋,能力卓越,为何不得刘备重用?四个字可以说明一切

东方头条 2020-03-20 18:05:11 文化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得不承认,赵云是一个能力非常出众的人,论武艺,他曾于万军之中,救老将黄忠;论智计,他曾大摆“空营计”,吓退追兵;论统兵,他仅率少数疑兵,能在名将曹真的大军追击下,全身而退;论理政,他在入川之后,提出了安民之法;论忠心,他誓死不负刘备;论恪尽职守,他执事有班。按理说,这样一个臣子,是每一个上位者都渴求的,然而颇有用人之明的刘备,和智计超群的诸葛亮,都没有太过重用赵云,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此事不怪赵云,也不怪刘备和诸葛亮,要怪只能怪现实。毕竟赵云此人,虽然完美,却完美的有点过头,甚至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众所周知,赵云是一个非常注重民生的人,甚至为了保护百姓的利益,他宁愿放弃自己应得之物。据记载,当初刘备花了三年的时候,终于打下了益州,此时为了鼓励诸将再接再历,刘备打算把得到的房屋和田地,全部分赏给诸将。大多数人,都不是圣人,有望得到奖赏,一定会兴奋不已。然而还没等众人高兴够,赵云便直接出面,泼了一盆冷水。

《三国志》注引《云别传》记载,赵云出列对刘备说道:“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意思是说,赵云认为国贼还未灭,他们不应该自己先安定下来,另外如果将房屋田地,全部还给百姓,则能够获取民心。刘备虽然听取了他的建议,但是却失去了奖赏诸将,收买人心的机会。

除了爱护百姓之外,他还非常注重法度,这一点比吏不容奸的诸葛亮更甚。当初第一次北伐失利,蜀汉军心不稳。诸葛亮为了稳定军心,不但斩杀了马谡,还打算奖赏赵云的士兵,力图给大家留下,这一败只是意外的印象。然而赵云却直接拒绝,说此战没有取得胜利,不应该接受赏赐。《三国志》注引《云别传》曰:“云有军资馀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这话让诸葛亮无法反驳,只得作罢。

依照赵云的性格,跟随刘备数十年的时间内,这类事情,他应该没少做。虽然他的做法本身没错,如果放在和平年代,甚至一定会受到嘉奖。可当时并非和平年代呀,那是一个真正的乱世,法律早已成为摆设,品行高尚之人,更是凤毛麟角。那个时候,曹操都已经提出了,不仁不孝者也能得到重用的观点,如果蜀汉力求每个人都作君子,每个人都克己奉公,那现实吗?

基于这一点,刘备不敢给赵云太高的职位,诸葛亮也不敢太过重用他,毕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虽然赵云不像张飞一样,暴而无恩,但是其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观念,比起张飞,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试想,如果他在蜀汉身居高位,无论何事,都以君子的标准要求众人,无论何时,都将百姓的地位放在第一位,将会引起多少人的不满呢?

分析到此处,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赵云之所以能力卓越,且立下了不少功劳,却一直未得到重用,身居高位,不是因为刘备和诸葛亮偏心,而是由于他个人的原因——他对自己和世人的要求太高,无法明白上级的御人之术,也无法与同僚打成一片,说白了就是,赵云不懂政治,只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不说赵云最终有没有看透这些事情,但是小编认为,以赵云的品性,就算他早已看透,也不会后悔,更不会改变自己。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够流芳千古,成为世人心目中,最完美的三国名将。

《三国志》注引《云别传》记载,赵云出列对刘备说道:“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意思是说,赵云认为国贼还未灭,他们不应该自己先安定下来,另外如果将房屋田地,全部还给百姓,则能够获取民心。刘备虽然听取了他的建议,但是却失去了奖赏诸将,收买人心的机会。

除了爱护百姓之外,他还非常注重法度,这一点比吏不容奸的诸葛亮更甚。当初第一次北伐失利,蜀汉军心不稳。诸葛亮为了稳定军心,不但斩杀了马谡,还打算奖赏赵云的士兵,力图给大家留下,这一败只是意外的印象。然而赵云却直接拒绝,说此战没有取得胜利,不应该接受赏赐。《三国志》注引《云别传》曰:“云有军资馀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这话让诸葛亮无法反驳,只得作罢。

依照赵云的性格,跟随刘备数十年的时间内,这类事情,他应该没少做。虽然他的做法本身没错,如果放在和平年代,甚至一定会受到嘉奖。可当时并非和平年代呀,那是一个真正的乱世,法律早已成为摆设,品行高尚之人,更是凤毛麟角。那个时候,曹操都已经提出了,不仁不孝者也能得到重用的观点,如果蜀汉力求每个人都作君子,每个人都克己奉公,那现实吗?

基于这一点,刘备不敢给赵云太高的职位,诸葛亮也不敢太过重用他,毕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虽然赵云不像张飞一样,暴而无恩,但是其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观念,比起张飞,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试想,如果他在蜀汉身居高位,无论何事,都以君子的标准要求众人,无论何时,都将百姓的地位放在第一位,将会引起多少人的不满呢?

分析到此处,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赵云之所以能力卓越,且立下了不少功劳,却一直未得到重用,身居高位,不是因为刘备和诸葛亮偏心,而是由于他个人的原因——他对自己和世人的要求太高,无法明白上级的御人之术,也无法与同僚打成一片,说白了就是,赵云不懂政治,只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不说赵云最终有没有看透这些事情,但是小编认为,以赵云的品性,就算他早已看透,也不会后悔,更不会改变自己。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够流芳千古,成为世人心目中,最完美的三国名将。